物理与电气工程学院可追溯至1960年成立的渭南师范学院物理科,是建校时最早设立的四大专业之一,经过60年的建设与发展,现有物理学、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和农业电气化5个本科专业,拥有陕西省X射线检测与应用研究开发中心省级研发平台1个,《光学》和《电磁学》省级精品课程2门,陕西省“三位一体”协同培养物理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创新模式实验区1个,陕西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基地2个,为国家培养了8000余名中学物理教师及电子、电信、电气等方面的专业人才。学院先后被评为陕西省精神文明建设最佳单位、陕西省高等学校先进基层党组织,学校考研先进单位、就业先进单位、学科建设先进单位等。
现有专任教师60人,其中教授16人,副教授16人,省级教学名师1人,陕西省教育系统“五一巾帼标兵”及渭南市“百名科技人才”等多人,博士及硕士以上学位占教师总数的80%,11名教师先后曾在美国、法国、日本和新西兰等国家进修学习,8人参加过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研究,物理学教学团队为陕西省优秀教学团队。
学院拥有一栋建筑面积6300平方米的实验大楼,实验设施齐全,设有基础物理实验室、近代物理实验室、电子电气实验室3个实验总室,其中,基础物理实验室包括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和光电5个分室;近代物理实验室有7个分室;电子电气实验室包括模电数电、电工、电力继电保护、电气控制、传感器、自动控制原理与PLC技术、通信原理、电子设计创新综合实训室、3个学生电子实训室等实验分室。34个实验分室和3个实训室共有各类实验设备4772余台套,总价值近2030万元。
重教学、强科研,成绩斐然。近年来,我院教师共有40多人次获得教学奖励,2人获“陕西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1人获“陕西省首届高校微课教学比赛”二等奖,1人获“陕西省首届创新课堂大赛”三等奖,1人获“陕西省青年教师物理实验教学竞赛”三等奖,3人获“陕西省青年教师教学比赛”二等奖,38人获得校级教学能手、优秀教师等光荣称号。
教师主持或参与国家级项目6项;主持省部级项目12项,主持厅局级项目40余项、横向课题45项。教师在重要刊物公开发表学术论文300余篇,其中被SCI、EI检索100余篇,出版教材、专著20余部,授权发明专利10余项,实用新型专利60余项,软件著作权30余项。教师获厅局级奖励20余项,参加国际、国内学术会议交流150余人次,邀请著名专家学者作学术报告60余场。
学院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类学科竞赛,近年来,“毕昇杯”全国电子创新设计大赛获特等奖1项,一等奖2项,三等奖6项;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获一等奖1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8项;第四届“全国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中获二等奖1项;全国大学生物理学术竞赛中获一等奖3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1项;西部地区师范生教学技能比赛,数学专业学生获一、二等奖各1名;全国大学生与研究生物理教学技能展评暨自制教具与设计实验展评比赛获一等奖9项,二等奖10项,三等奖16项;陕西省光电设计大赛,获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并获2018年陕西省首届科学实验展演大赛三等奖2项。
学院先后与深圳日联科技有限公司、渭南市第二抽黄工程管理局、渭南天臣新能源有限公司、北京华清远见教育科技有限公司(西安分公司)等进行合作,在新技术研发、陕西省重点研发项目获批、师资实践能力提高等方面取得实质进展。与渭南市多所中小学校、以及省内外许多企业公司建立专业实习实践基地,聘请基地人员来校授课、指导教学,学生实践能力显著提高。产学研结合、校企校地协同培养初见实效,已成为学院的办学特色。
学生考研率稳中有升,先后有700余名学生考取西北工业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等知名大学研究生。毕业生就业率较高,就业质量好,约有40%的学生在中、省级单位就职,近5年有82名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毕业生被国家电网正式录用。毕业生中涌现出了以日联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刘骏、西安鼎立高压电器制造有限公司董事长赵渭鹏和渭南高新中学校长王建学等为代表的一大批优秀校友。
一、招聘计划
专业及研究方向 |
学历要求 |
人数 |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 |
博士 |
1 |
电气工程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电力电子、电机与电器) |
博士 |
4 |
农业电气化 |
博士 |
1 |
二、引进人才的范围
(一)海外优秀博士,毕业于国(境)外知名高校或科研院所,或毕业所在学科为国际一流水平学科,各学历阶段均应具有普通高校全日制学历及学位,年龄一般不超过40周岁;
(二)优秀博士,第一学历为全日制本科,本、硕、博阶段所学专业相同或相近,且毕业于“双一流”高校,年龄一般不超过35周岁;
(三)普通需求博士,第一学历为全日制本科,本、硕、博阶段所学专业相同或相近,年龄一般不超过35周岁;
(四)在读博士,第一学历为全日制本科,本、硕、博阶段所学专业相同或相近,年龄一般不超过30周岁。
三、应聘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
(一)热爱祖国,拥护党的基本路线、方针和政策;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热爱教育事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团结协作精神,富有开拓创新精神。
(二)具有较强的教学、科研能力;恪守学术道德、教学规范,具有良好的品行。
(三)身体健康,有长期为我校服务的思想。
(四)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
四、博士人才引进应提供的个人相关材料,主要包括:
1.基本资料。包括应聘申请(本人意愿、工作设想、预期目标、经费计划等),本人简历(从大学至今,不间断),毕业证书、学位证书(国外高校毕业须提供学历认证书)、研究经历证书、职称证书复印件等。
2.学术成果。代表性论著目录(论文目录应包括作者排名、题目和刊物名称、刊期,著作目录应包括作者、书名、出版社、出版日期和本人执笔内容),论文被收录、影响因子及被引用情况。
3.主持完成的省部级、国家级研究项目。包括项目名称、项目编号、本人作用、项目来源和经费。
4.重要奖项。包括奖项名称、级别、年度、本人排名和获奖证书复印件。
5.反映个人能力的其他有关材料。
五、待遇
(一)海外优秀博士
1.如需购房者,学校提供校内房源,配套房补100㎡(按2500元/㎡计算);学校没有提供房源,提供为期一年的1500元/月货币性租房补贴(含交通费)。无需在校内购买住房者,给予安家费30-40万元。
2.安排科研启动经费25-30万元,由科学研究处以项目形式发放。
(二)优秀博士
1.如需购房者,学校提供校内房源,配套房补100㎡(按2500元/㎡计算);学校没有提供房源,提供为期一年的1500元/月货币性租房补贴(含交通费)。无需在校内购买住房者,给予安家费25-30万元。
2.安排科研启动经费20-25万元,由科学研究处以项目形式发放。
(三)普通博士
1.如需购房者,学校提供校内房源,配套房补100㎡(按2500元/㎡计算);学校没有提供房源,提供为期一年的1500元/月货币性租房补贴(含交通费)。无需在校内购买住房者,给予安家费20-25万元。
2.安排科研启动经费15-20万元,由科学研究处以项目形式发放。
(四)以上各类博士安家费将于试用期满半年且考核合格后分批发放,首次发放一半,其余随后按比例发放。
(五)以上各类博士在未评聘副教授前,可享受专业技术七级(副教授)待遇。
(六)服务期内每月提供1500元博士津贴。
(七)攻读博士期间或在原单位以第一署名申请的科研项目和发表的论文,来校后可作为成果认定,参与职称评审。
(八)可争取渭南市高层次人才相关待遇。
六、引进人才的配偶政策
(一)配偶符合我校人事代理人员招聘条件者,学校根据所学专业安排在校内相关单位工作。
(二)夫妻双方均属引进人才的,不影响另一方享受引进人才的待遇。
七、报名时间及报名方式
1.报名时间:2020年全年招聘
2.报名方式:符合条件的应聘者请将应聘材料发送至指定邮箱(邮件主题栏命名格式:姓名+毕业学校)。
八、联系方式
联 系 人:耿老师
联系电话:0913-2133049 13468902286
电子邮箱:1359444636@qq.com。
办公地点:陕西省渭南市朝阳大街西段渭南师范学院2号教学楼2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