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本网站

 通知公告更多>>

当前位置: 首页>>专业研讨>>专业研讨>>正文

物理学专业人员赴云南师范大学考察报告

2018年07月02日 15:45 张晓娟 点击:[]

 

一、 调研目的

此次调研主要针对物理学专业培养方案、师范生技能培养、师范生认证及教师资格证国考等相关问题。

主要目的:

1、 了解云南师大在物理师范生培养上的目标、规格、主要开设课程、实践性教学环节及主要的专业实验等,在人才培养方面好的做法和经验;

2、 了解提高物理师范生技能的主要举措和经验;

3、 了解针对师范生专业认证和教师资格证国考,已经开始实施或打算开展的工作;

通过调研结果分析,为物理学专业的课程设置、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供最基础的依据,确立专业建设和发展方向,准确定位物理学专业的培养目标,继而制定出目标明确、定位准确、独具特色的人才培养方案,为渭南市地方的教育事业做出应有的贡献。

二、 调研时间:2018412日——2018414日;

三、 人才培养方案

主要课程开设情况对比:

云南师范大学课程开设

(学期、学时)

我校课程开设

(学期、学时)

力学(1/72

力学(1/80

热学(2/72

热学(2/54

电磁学(3/72

电磁学(3/72

光学(4/72

光学(4/72

基础物理实验(54个实验)

基础物理实验(44个实验)

电路与电子技术基础(3/54+12个实验)

不开

不开

电工学及实验(3/54+6个实验)

不开

电子技术基础及实验4/72+12个实验

原子物理(4/72

原子物理(5/54

理论力学(5/72

理论力学(4/54

热力学与统计物理(5/72

热力学与统计物理(6/72

电动力学(6/72

电动力学(5/72

量子力学(6/72

量子力学(6/72

教育见习(2周)

教育见习(6周)

专业实习(18周)

专业实习(18周)

毕业论文(10周)

毕业论文(8周)

 

课程设置基本相同,不同之处主要是每门课程的学时、开设学期,另外所有云南师大的实验课时都是一个实验3课时,我校是2课时;云师大为了集中实习,将学生的所有课程都安排在大四之前上完。

四、 师范生技能培养

云南师大的主要举措:

1、 严格执行师范生在大三后半学期见习一周,要求学生听3次新课、3次复习课、2次习题课、2次实验课,见习结束要求学生写出针对某一教育问题的见习总结报告。

2、 严格执行大四第一学期实习18周,在当地知名高中实习,有明确的实习大纲,实习形式分为自主实习、顶岗实习及集中实习三种形式,自主实习学生要求定期上传实习资料比如照片、讲课视频到实习平台,杜绝学生不实习的作弊行为。

3、 开设微格教学课程。每5个人一组,每次每组同时进微格教学、任课教师一次参于一个学生的评价,其他学生的教学录像保存,视频资料作为老师下去观看的练习题。一周两次,16周学生可以讲16次课,每次课一个主题,达到提高教学技能的目的。

4、 以赛带学。通过全国物理师范技能大赛,校内几轮比赛,提高学生讲课的积极性。

5、 在师范生实训大楼上粉笔字、钢笔字、毛笔字及课件制作专项训练。

五、 师范生专业认证和教师资格证国考,已经开始实施或打算开展的工作

云南师大拥有国家级的师范生培训基地,师范生训练的硬件设施已经基本建立完全,还需要进行相关软件、政策上边的制定等工作。

六、 实验室建设

云南师大的物理实验课程建设教学团队为国家级教学团队;物理实验教学中心为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基础物理实验”为国家级精品课程、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云南省高校精品视频公开课、云南省高校精品课程验收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平台,“热学”为云南省高校双语教学示范课程。拥有基础物理实验室、近代物理实验室、仿真实验室、大学物理演示实验室。实验室面积充裕,不存在仪器搬来搬去引起实验误差的现象。

七、 根据考察,未来工作设想

通过调研,我将组织本专业教师重新修订大纲,准确定位师范生专业的培养目标和规格,调整物理基础课程的开设学期和学时,增加师范生技能实训课程,确保实践实习等课程的时间和质量,制定出可提现我校特色的人才培养方案。

继续加强校内师范生和以赛带教的技能培训模式,提高师范生任教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校内比赛,培训师范生的三笔字和多媒体课件制作能力。

八、 云南师范大学简介:

云南师范大学是一所历史悠久、传统优良的省属重点师范大学,是教育部和云南省人民政府“省部共建”高校、国家中西部基础能力提升工程重点建设百所高校之一。1937年抗战爆发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迁至昆明合组国立西南联合大学,下设文学院、理学院、工学院、法商学院、师范学院。抗战胜利后,1946年组成联大的三校复员北返,师范学院整建制留在昆明独立办学,定名国立昆明师范学院,1950年改名昆明师范学院,1984年更名为云南师范大学。历经70余载的更迭发展,已为国家培养各级各类人才20余万人,被誉为“红土高原上的教师摇篮”。

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前身是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师范学院理化系,历经近80年的沉厚积淀,现已发展成为多学科、多层次办学,具有较强师资力量和科研实力的教学研究型学院。

物理学为国家级一类特色专业、云南省重点建设专业、全国高校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和云南师范大学卓越教师“4+2”培养计划试点专业、物理实验课程建设教学团队为国家级教学团队;物理实验教学中心为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基础物理实验”为国家级精品课程、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云南省高校精品视频公开课、云南省高校精品课程验收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平台,“热学”为云南省高校双语教学示范课程。拥有基础物理实验室、近代物理实验室、仿真实验室、大学物理演示实验室。近年来,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1项,省部级教学成果奖8项。学院坚持服务云南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云南基础教育,形成了本科教育和硕士研究生教育、师范专业和非师范专业并举的多元化人才培养格局。学院推行本科生学业导师制,为每一名本科学生配备学业指导教师。近年来,学生参加全国“挑战杯”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获全国三等奖一项,“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全国三等奖一项,“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多次获全国一等奖,“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2013年和2015年连续两届获全国一等奖,“全国大学生物理教学技能大赛”多人获全国一等奖,“全国大学生物理实验竞赛”获二等奖。毕业生受到社会的普遍好评,就业率居全校前列,每年均有学生保送或考取名牌院校研究生。

九、 调研照片

 

上一条:农业电气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调研报告

关闭